Skip to content

Lackcast

Menu
  • 首页
  • 电影
  • 电视
  • 杂谈
Menu

珍爱:Precious女孩的自我救赎之路

Posted on 26 1 月, 201028 9 月, 2021 by vince

Gabby Sidibe在影片《珍爱》中所饰演的女主角Precious,在寻常的眼光中全身上下似乎没有一处可以称为“美丽”。就好像亲自观看之前,我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如此的喜爱这部影片,关于一个非裔少女如何遭受苦难的剧情简介并不是太能吸引我,还以貌取人的对女主演有所偏见:一个肥胖的黑妹,总是冷冰冰的回应着别人的关心,在人群中刻意封闭着自己的内心世界。这部影片,我不由得想到了比利时影片《罗塞塔》,当然Lee Daniels所呈现的是一个好莱坞式的版本,极具风格化的艺术形式取代了冷峻的写实,希望与美好也占据了更为广阔的空间。

《珍爱》讲述了一个真诚而充满力量的故事,几位女演员的表演自然纯朴,震撼人心,让我对Precious的绝望和挣扎感同身受。但是,本片没有浮于表面的渲染和控诉女主角的悲惨遭遇,它的目的并非只是要唤起观众对于女主角的同情。导演Daniels通过女主角的故事,带领观众走近了现代都市中那些令人绝望的角落,观察家庭和社会的悲剧命运是如何吞噬着它的每一分子,施虐者同时也是被虐者,每个人都有心底的难言之痛。生存环境不止摧残着女主角的身体,也试图毁掉她的灵魂。但最终,透过Precious奋力执着的生活,《珍爱》所传达出的是对于爱的珍视与获得自我认同的渴望。

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,纽约黑人区,因为涉及到种族问题格外引人关注。不过我认为,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而言,它同样能带来十分强烈的共鸣。作为所谓“叛逆的一代”,我们的成长往往都是在夹缝中度过,但是当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可以尝试着去拥抱未来,却发现我们所珍视的那些一点点的在眼前消逝。事实上,身份认同的危机,与自我意识的迷茫,也正是困扰在许多人身边的问题。

所以,也许你会发现影片中所呈现的这个家庭虽然恐怖,却并不陌生。尤其是由Mo’Nique饰演的母亲,那些试图彻底把自己女儿的尊严与精神打垮的奚落谩骂,唤起了我不少童年的记忆。这个角色在近期的北美各大颁奖典礼上都摘得了最佳女配角奖,还很有可能获得奥斯卡。

在这个畸形的家庭中,母亲以一种绝对控制者的姿态出现。她大多数时间,都是“像条鲸鱼一样”躺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,在昏暗的光线与缭绕的烟雾中散发着彻骨的阴寒,而电视中却播放着欢乐温馨的画面。Precious始终默默忍受着暴虐,还怀上自己父亲的孩子,生活几近绝望,只有在虚幻的梦里试图获得片刻的逃离。不过,Daniels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,《珍爱》的不少细节处理都透露着克制与仁慈,几处预想中会显得残忍的情节都被黑屏和空白所掩盖了。取而代之的,是活泼的音乐节奏始终在灰暗的空气中飘荡,调和着压抑的情绪。当然,幻想与现实的对照,也凸显出Precious麻木封闭的外表下涌动的不甘和热情——她仍然怀有梦想。可以变得苗条一些,可以有个帅气的男朋友之类,那并不是重点。当Precious走进“一对一教育”的教室,Rain老师询问自己的感觉,她说“我感觉我在这里”。此时,这所特殊学校不仅成了她摆脱绝望的灯塔,也终于让观众从家庭的强烈疏离感中得以抽身,可以暂时长舒一口气。

继续回到由母亲所掌控的家庭,它的气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其实之前的段落中,混乱的镜头和神经质的特写,就在提醒观众质疑着这种统治的力量,比如那段沉醉于自我的舞蹈——这对彼此相互敌对的母女身上,其实有着共通的困境,都渴望被爱与被认同。母亲的权威只是无力的虚张声势,她处于一个完全绝望的世界,除了女主角之外,整个世界似乎都将她抛弃了。

因此,这种母女的对立关系,实质上母亲才是最无力的一方。她恨自己的女儿,却又仍然在经济和精神上都需要她,这种自相矛盾的情感扭曲了她的精神。她用对女主角的身心摧残来将其束缚在自己变态的世界里,但是这种行为又在将她所唯一拥有的东西推开,而对于女主角的逃离,母亲没有任何力量来阻拦。在影片的结尾,当女主角头也不回的离去,却并不让人觉得痛快。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母亲才是最深层的悲剧所在。

当然,《珍爱》归根到底是一个励志的故事,它改编自Sapphire的小说《Push》,这也是影片的原名。在故事中,它的意思是”push yourself”, to read, and to live。值得一提的是,Precious的改变,不止源于自己的执着和坚强,也归功于人们及时伸出的关爱之手。环境既可以毁灭一个人,也可以救赎一个人。在Precious第一天到特殊学校上课,影片构图和光线的处理耐人寻味。Precious虚弱无力的躺在屏幕右侧,黑暗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面积,好像整个人物都被阴影所吞噬。但是在黑暗的左侧,那条通向教室的走廊却被温暖的灯光照得通亮,似乎光明就在身边。此时Rain小姐从光明走进黑暗,成为了在两者间建立连接的纽带。最终,随着Precious一步步走向课堂,光线的面积也逐渐膨胀,直至占满整个屏幕,在这个镜头的结尾,是Rain小姐的面庞出现在光明中,好似救赎世人的天使。

在故事的结尾,你很难说Precious的困境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,她虽然摆脱了母亲的压迫,却依然没有工作,要照顾两个孩子,还患上了艾滋。也依然看不见明天的方向在哪里。没有意外的奇迹,真正改变的是人物自身。随着故事的发展,那些虚幻的场景也渐渐消失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Precious最大的成长,是学会了珍视自我的价值和生活中的美好,她可以坦然的面对真实的自我,也不再暴戾的对待他人。

片头象征着恩典的橘色丝巾,被Precious传递给了一个新的主人,似乎同样的故事仍然在延续。片尾打出字幕:“献给世上所有的珍爱女孩们”。在很多地方,本片都并非只希望单纯的讲述一个非裔少女的故事。正如知名影评人Roger Ebert所说的那样,这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电影。通过Precious的自我认同和救赎,本片展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呼唤,这种动人至深的情感力量,超越了肤色、性别和时空。

Archives

  • 2016 年 6 月
  • 2016 年 5 月
  • 2015 年 8 月
  • 2015 年 7 月
  • 2010 年 7 月
  • 2010 年 5 月
  • 2010 年 4 月
  • 2010 年 3 月
  • 2010 年 2 月
  • 2010 年 1 月

Blogroll

  • Yann’s Tardis
  • Kate

Links

  • 我的电影收藏
  • 来自豆瓣的前世记忆
©2025 Lackcast | Design: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